简介:文艺理论刊物。发表有关中国文学与中国文论、外国文论研究方面的论文,促进我国文学理论学说和体系的建设。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主流权威学术刊物。1957年3月创刊。文章的学理功底和学术特色凝聚了众多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,该杂志视角独特、论域宽宏,在中国文学评论界享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。
主管单位:中国社会科学院
主办单位: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
主编:陆建德
创刊时间:
出版周期:双月刊
地址: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
国际标准刊号:ISSN 0511-4683
国内统一刊号:CN 11-1037
邮发代号:2-26
单价:36
总价:216
贺敬之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 (F0004-F0004)
编后记 (208-208)
“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抗战...郝明工(整... (205-207)
贺敬之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综...李遇春(整... (202-205)
“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汉学会议”...王德威(整... (199-201)
本刊稿约 (198-198)
影视文化审美品味之我见林吕建[1] (195-198)
文学归潜——兼谈文学研究的沉潜栾栋[1,2,3... (192-194)
“文学死亡”事件中的消费主义神...刘方喜[1] (188-191)
20世纪《文赋》研究述评李天道[1] (181-187)
谭嗣同山水诗论略王英志[1] (176-180)
试论陆九渊之推赏黄庭坚陈忻[1,2] (171-175)
宗教革命与诗学观念的革新——《...张海沙[1];... (164-170)
魏秀仁《花月痕》小说引诗及本事...潘建国[1,2... (156-163)
汉乐府歌诗演唱与语言形式之关系赵敏俐[1,2... (147-155)
极限情景:史铁生存在诗学的逻辑...唐小林 (140-146)
传统叙事精神的复现——杨争光小...周立民[1] (134-139)
新时期女性小说话语权威的建立陈淑梅[1] (125-133)
在记忆的寂灭与复燃之间——关于...李娜[1] (113-124)
中国新诗:世纪初的观察吴思敬[1,2... (107-112)
小型化的市民大众文学——上海小...李楠 (99-106)
女性书写与男性写作的两种意义场...喻见[1] (95-98)
延安时期丁玲女性立场的坚持与放...常彬[1,2] (86-94)
论“赵树理现象”的现代文学史意...宋剑华[1] (77-85)
论鲁迅思想与艺术的越文化渊源王晓初[1] (70-76)
《新青年》与中国现代文学谱系的...张宝明[1] (63-69)
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——鲁迅...陈平原[1] (48-62)
中国复古诗学文学退化史观的美学...刘绍瑾[1] (42-47)
《古文辞类纂》的文体学贡献高黛英[1] (35-41)
沃尔夫冈·伊瑟尔的文学虚构理论...汪正龙[1] (28-34)
比较文学中的实证方法与审美批评李伟昉[1] (23-27)
知识论与价值论上的“日常生活审...毛崇杰[1] (14-22)
试论文学的系统本质陆贵山[1] (5-13)